余杭新闻网-余杭晨报 | 发布时间:2018/6/9 21:50:02
人们对于路总是有特殊情怀的。譬如被贴到墙上激励学生的“书山有路勤为径”,失意人常常宽慰自己的“条条大路通罗马”,还有鲁迅先生常谈的“走的人多了,便也成了路”。
中国人最常见的比喻就是“人生是一条路”,既不会过时,也不显生涩,下到小儿课堂小练,上至耄耋长辈教谈,大概人人都会用这句话起个头。
毕竟,每个人的共通点,大概也只有同要在人生路上走一遭了吧。
不同人对于人生总是有不同理解的。学生认为人生是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,商人认为人生是赚更多钱赢更多利益,而一个艺术家会认为人生是发现美丽。人生说来伟大,却也渺小。我宁可将其看成一条长长的路。看不到尽头,却知道一定崎岖的路。一个人要花毕生去走完的路,要穷其一生从头跋涉到尾的路。
在光明中行走,黑暗就是方向;在黑暗中行走,光明便是方向。
于是我想到黄昏。这个连接白日与黑夜的时候。旅人行走了一天决定休息计划明天行程的时候,城市的霓虹灯蠢蠢欲动准备点亮夜景的时候,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放学了或没放学的时候。一个看似结束却又好像是新的开始的时候。
值得你回头过去的路,展望将来的路的时候。
我常常听别人讲,追梦是一条单行道。只能往前走,不许回头看。当真的走上一条单行道的时候,发现跑起来很容易,追起来却很难。你的脚步一深一浅,因为有泥潭,有地砖坑洼的缝隙;你的眼神一忽一闪,因为路灯暗了,因为过往的车灯闪了眼。你突然慢下来了,像跑到马拉松中程质问自己极限的时候。你想整装待发继续上路,但又奈于脚步疲软精疲力竭。你开始怀疑来时的路,更怀疑继续要走的路。
时钟的弹簧转过一半的时候,刚好是六点。早上六点是壮志踌躇的开始,黄昏六点却是质疑的盘桓。黄昏这个节点,往往是人思考最复杂的时候。密涅瓦的猫头鹰,黄昏里起飞,看到这个世界最复杂的一面。因为有所经历,所以有所思考。我决定走,便这条路走到底,我决定不走,便山穷水复重启一程。
走人生之路,不过求一个坦坦荡荡。无悔来时的路,也无愧要去的路。这是一个人,自己选择的路。在黄昏里深思熟虑选择的路。
看过《舌尖》美食顾问的一段话:这是巨变的中国,人和食物,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。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,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自由主,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,每天三次,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:
认清明天的去向,不忘,昨日的来处。
戌时,黄昏末尾。思考最后,重新上路。
人生这条路,说来不长,倒也不短,一般总有那些个几十年。我们一边走,一边想。迎着这一天的夕阳西下,等着新一天初日的冉冉。希望走过的路不留遗憾,将来的路填满憧憬。
余杭教育HOT SUBJECT
中小学教育HOT SUBJECT